一、主要桥渡
汉代,沿丝绸之路设立和修建的桥梁、渡口、关隘,是维护丝路交通畅通的重要设施。
(一)桥梁
渭桥:
渭桥遗址
是出西汉都城通往西域丝绸之路上的第一座桥梁。秦昭王时(公元前306~前251年)就修筑了固定的桥梁。秦始皇重建渭桥“作离宫于渭水南北,以象天宫”[1]使渭桥更加壮观。《三辅黄图》中也说:“渭水贯都,以象天汉,横桥南渡,以法牵牛,渭水南有兴乐宫,北有咸阳宫,欲通二宫之间,故造此桥”。渭桥是当时一座大型桥梁,宋代人宋敏求在《长安志》中说:“渭桥广六丈、南北三百八十步,洞(孔)六十八,柱七百五,梁二百二”,“南北有堤,激立石柱”。西汉时,改桥名为“横(门)桥”,加强了护卫,有驻军专门防护,并设都水令管理。东汉末为董卓所焚烧,后由曹操(一说魏文帝)重建。根据史籍记载,渭桥是丝绸之路上最早的大型多跨梁柱式桥之一。
灞桥:
从都城长安沿丝绸之路东行,渡过灞河通往洛阳,在其上建有灞桥。《汉书·王莽传》记载:“地皇三年(公元22年)二月,“霸桥起火灾。数千人以水沃救不灭,晨燌夕尽……甲午之辰火烧霸桥……夕桥尽火灰……”。灞桥又应为木桥。修复之后,王莽就改灞桥为长存桥。
洛水浮桥:
东汉时,丝绸之路向东延伸,都城洛阳随即成为丝绸之路起点,出洛阳城南,渡洛水(今洛河)行上丝绸之路,在其河上建有浮桥,名叫洛水浮桥。《方舆纪要》记载:“汉有洛水浮桥,在故洛阳城南五里”。
天仙桥:
据传在西汉时期,在丝路中段河西重镇今甘肃张掖市附近黑河上,建有天仙桥一座。西汉大将霍去病西征,同匈奴战于黑河之旁,兵马过桥都很顺利,而匈奴兵将一上桥就掉入河中淹死。这一传说虽不能视为正史,但说明了黑河在汉代就有了桥梁。
逢留河桥:
东汉永元5年(公元93年),护羌校尉贯友在黄河上游逢留河筑城坞,作大航,造河桥,欲渡兵击迷唐,这座浮桥位于今青海贵德黄河大桥处。
(二)渡口
从长安沿丝绸之路西行,至今甘肃中部,过黄河进入丝路东段河西道。据史籍记载,在黄河上设有下列渡口:
鹯阴口:
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,祖厉河入黄河附近,为丝绸之路西渡黄河的主要渡口之一。汉武帝设鹑阴县,东汉改为鹯阴县(今甘肃靖远县西北)。渡口亦改名为鹯阴口,据史载汉武帝西巡曾到此渡口。
鹯阴古渡
金城渡:
又称钟家河渡口,在今甘肃兰州西固至沙井驿桥附近。传说霍去病就是由此渡河进军河西走廊的。
新津渡:
又称新城津,在今甘肃省兰州市河口。据传说霍去病也曾由此渡河进军河西走廊。
八盘渡:
在今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八盘峡附近。据说赵充国率军曾由此渡河去青海平定羌乱。
河关渡:
西汉神爵二年(公元前60年)置县,渡口在今青海贵德北黄河沿岸,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之一。
二、主要关隘
汉代,在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上,为了维护丝路交通安全,传递信息,相继利用沿线地形,先后设置关隘,建设城关。根据史籍记载和考证,主要关隘设置情况记述如下:
陇关:
在今陕西省陇县西陇山下。据《通典陇州·*(左氵中千右干)原县》条载:“陇山,一曰陇城,汉旧关。王莽曰‘*(左氵中千右干)陇之阻,西当戎狄’今名大震关,在县西”。出陇关经略阳至天水郡。传说有:古代关东人出塞登上陇关,东顾秦州如带,西望陇坂九回,不胜其高寒,多掩面而泣。汉乐府《陇头歌辞》一诗曰:“西上陇坂,羊肠九回。山高谷深,不觉脚酸。手攀弱枝,足逾弱泥。”这些都具体、生动地记述了陇关地位和作用及其险要的景况。
萧关:
是秦时为防御匈奴南扰而筑。汉文帝前十四年(公元前166年)匈奴曾入萧关,经回中道,火烧回中宫,前锋达甘泉宫。为加强防卫,东汉在萧关南筑瓦亭关,所以在安定郡高平(即今宁夏固原)东南有萧关,西南有瓦亭关。由回中道北出萧关到塞北,西出萧关,经陇右渡黄河到河西走廊,出萧关南下天水郡,到陇西郡,所以,萧关当丝路交通要冲。
扁都口:
又名大斗拔谷,位于今甘肃民乐县东南甘青两省交界处,是河湟谷地通向河西走廊的祁连山峡谷。谷两侧为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,而谷宽却只有10~50米,长约30公里,霍去病就是通过此峡谷进军河西走廊的。
玉门关:
西汉武帝时置,故址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北90公里处的小方盘城。相传古时于阗的美玉经此输入中原,故而得名。同这一传说相联系的是“方盘镶玉”的故事:据说小方盘城正西方向,有个驿站叫“马迷途”,因夜间从此赶路,连沿途老马也会误入歧途,故称马迷途。有个贩运玉石的商队,每次到此,总是迷失方向,原因是原始森林遮天蔽日、沼泽遍布、沟壑纵横、杂草茂密。商队天热时,为避免人畜中暑,都是乘夜晚凉爽赶路,这样,到“马迷途”这地方,往往就辨不清方向了。
一次,贩玉的商队迷了路,恰巧碰到了一只离群孤雁,被商队的人擒住,交给商队中一个略识鸟语的青年人宰杀美餐一顿。青年人正要举刀割头,突然看见大雁眼里闪着异常光彩,流着辛酸的眼泪,咕噜咕噜叫了起来。青年人仔细一听,原来大雁说:“咕噜咕噜,免我一死,咕噜咕噜,能出迷途”,青年人高兴地将刀子入了鞘,对大雁说,我本来不忍心害你,你若能引我出迷途,那就感谢不尽了。大雁悠扬地叫了几声,起飞了。商队跟着大雁,走出了“马迷途”,来到了小方盘城。
又一次,这个商队到此地又迷了路,那只大雁飞来,落在土梁上叫着:“咕噜咕噜,商队迷路,咕噜咕噜,方盘镶玉。”边飞边叫,引着商队出了迷途。大雁的话,其他的人都没在意,唯有略识鸟语的青年人听得明白,就给商队管家说:“这是提醒咱们在小方盘关楼上镶一块玉石,商队以后夜晚赶路就有了方向。我想,这非常有道理”。但是,商队管家惜财,未能把一块价值一千两银子的夜光玉镶在小方盘关楼上,于是一摆手说:“算了,这次夜光墨玉石带的不多,下次再说吧。”
等到下一次,这个商队到“马迷途”又迷路了。一连几天,找不到水泉,连骆驼也干渴得喘开了粗气,人人嘴上裂开了血口子,连步都迈不开了,正在危难之时,那只大雁又飞来了,又“咕噜咕噜”叫了起来。青年人对商队管家说:“还是那几句话。‘商队迷路,方盘镶玉’。不过又加了两句:‘贪财害己,死无葬地!’不信请你仔细听”。惜财的管家为了活命,爬下给大雁叩了三个响头,发了个誓愿。大雁起飞了在前边引路,商队又一次走出了迷途。
到了小方盘城,管家再不敢贪财了。挑了一块最大最绿的夜光玉镶嵌在关楼的顶端。每到夜晚,夜光玉发出晶莹光芒,方圆百里之外,也看得清清楚楚,过往商队再也不迷路了。从此,小方盘城就改名玉门关了。
玉门关现存遗址城垣完整,呈方形,东西24米,南北26.4米,残垣高9.7米,均为黄土版筑,西、北各开一门,面积633平方米。北门外不及百米,即为疏勒河。玉门关为西汉时期通往西域的门户。西域诸国同西汉的交往和物资文化交流,如朝贡所带的马匹、五器、玛瑙、琥珀、珍禽异兽等,均经此进入中原。根据考古发掘的汉简记载,西汉时在玉门关设有玉门都尉,治所在小方盘城,又建玉门千秋烽燧,保卫丝路交通安全,商贾和僧侣使者等必须持有汉朝官府颁发的“符传”(即通行证),并在玉门关登记,方可出入。出入玉门关的登记簿,叫做“出入关致簿”,不登记也不能过关。
阳关:
汉武帝时置,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。因在玉门关之南,故名。关城早已无存,仅考古发现有上万平方米的房基残址和断续宽厚的城堡垣基。原址虽为沙丘覆盖,但大风过后,常暴露有兵器、货币、陶片、生产和生活用具、汉币、装饰品等遗物,故又名古董滩。关址北面墩墩山顶上存有汉烽燧一座,现今文物标志牌上写着:“墩墩山烽燧系汉代建筑。现残高4.7米,上宽南北8米,东西6.8米,底宽南北8.8米,东西7.5米。为古阳关候望之地,故有‘阳关耳目’之称。”汉时在阳关设有阳关都尉,管理关务。
白龙堆:
白龙堆,即白龙堆沙漠,简称“龙堆”。在今新疆罗布泊以东至甘肃玉门关间。白龙堆沙漠属砾质荒漠,系由古代湖积层及红色砂砾层的隆起高地遭受风力侵蚀而成。海拔1000米左右,散布许多高出地面25~40米的石山、岩塔和土柱。呈东北西南走向,沟谷内有流沙堆积,婉曲如龙,故名。白龙堆地处河西走廊进出西域的交通要地,为商贾、僧侣使臣等行旅所必经。出玉门关西行,经白龙堆北,沿罗布泊北岸西行与北道相接,出阳关沿罗布泊南岸西行,与南道相接。白龙堆又称死亡之海,有些地方是以白骨为其路标的。因而越过白龙堆,比越关渡海还要困难。在古代,一些有修养的贤人君子,在自己即将死亡之时,特意要选在人能行走的地方躺下死去,以自己的白骨,引导后来人出死亡之海。虽然这只是民间传说故事,但是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,至今仍为人所敬佩。
天山险隘:
主要就天山拔达岭和乏驴岭而言。拔达岭即今别迭里山口,位于今新疆乌什县西北的天山南脉中,又称“勃达岭”,为塔里木盆地通往伊塞克湖地区的重要山口。这是丝路中段西域北道,由龟兹西行经墨姑至温宿、乌什,北出拔达岭,至乌孙治所赤谷城,再沿阗池(即伊塞克湖)南岸西行至都赖水,渡河到郅支城。乏驴岭在赤谷城和阗池中间,因山势高峻,驴马上行疲乏而得名。
葱岭:
系指今帕米尔高原及昆仑山、喀喇昆仑山、兴都库什山等西部诸山而言,其主要山隘有:明铁盖达坂和红其拉甫达坂。明铁盖达坂是从河水东流的塔里木河上游葱岭河、叶尔羌河河爷通向河水西流的妫水上游瓦罕河谷,即瓦罕走廊的重要通道。这是丝路中段在西域南道,由于阗、莎车通过明铁盖达坂西去蓝氏城的线路;红其拉甫达坂是葱岭河谷通向印度河流域的主要通道,是丝路中段在西域南道,由于阗、皮山、西夜、子合、乌秅,通过红其拉甫达坂,又经过大小头痛山和悬度,南行至罽宾治所循鲜,再西南行至乌弋山离的线路。
三、汉代道路标准
两汉时期,修筑的道路是有一定标准和要求的,尤其驿道的修筑标准还是比较高的,这在《史记》和《汉书》中都有记载。考古学家又在丝路沿线上的今陕西临潼县东北栎阳古城址,经过对古栎阳城遗址的勘探,共勘出道路13条,其中秦汉共筑的道路有6条,汉代修筑的道路有7条。古城中的道路遗址迹断面呈弧形,“路中与两侧高差达20~30厘米”[2]。西汉人贾山对汉文帝说,秦始皇筑驰道的型制是“道广五十步,三丈而树,厚筑其外,隐以金椎,树以青松”[3],此话当是实录。汉修驰道亦应如此。秦汉时,6尺为步,10尺为丈,1尺折今23厘米,50步折今69米。根据考古发掘,关中地区的驰道遗迹往往宽达50~60米。“厚筑其外,隐以金椎”,讲的是筑路技术。“厚筑其外”,颜师古注说,“筑令坚实,而使隆高耳”,是指筑构路面时,要进行多层夯筑,务求坚实,使整个路面高于地表,两侧形成缓坡路拱,路面“呈鱼脊形”、断面“呈弧形。”[4]生活在东汉的许慎用写实方法释《说文》:“馗,九达道也,似龟背,故谓之馗”。清人段玉裁注曰:“鱼背,中高而四下”,这种厚筑路基,使之高于地表,以保证土质和良好的排水性能。这一技术欧洲“在18世纪末,第一条这种结构的道路在俄国筑成了。在欧洲其他国家,类似结构的道路到 19世纪才推广起来。”[5]“隐以金椎”讲的是路基要坚实。“隐”,即“稳”之意。王先谦《汉书补注》曰:“以金椎筑之,使坚稳也”。这是说使用金属工具夯击,使路基坚实稳固。汉高祖刘邦的长陵“出土有直径7厘米的铁质夯头,或许即当时所谓‘金椎’的实物遗存”[6],说明夯筑技术已运用于修筑道路上了。
“驰道是古代标准较高的道路,日夜可通行车辆,平均车速折合今天每小时10公里以上。”[7]所以驰道的路面不是普通路面。“三丈而树”就是讲的驰道路面划分为三条具有分隔带的行车道路。王先谦《汉书补注》说:“‘三丈,中央之地,惟皇帝得行,树之以为界也。’《三辅黄图》云:‘汉令:诸侯有制得行驰道中者,行旁道,无得行中央三丈也。不如令,没入其车马。’盖沿秦制”。《太平御览》引陆机《洛阳记》说:“城中大道皆分作三,中央御道,两边筑土墙,高四尺余。”汉时,驰道的路面仍是分隔为三。中道两侧为旁道。每10米植一株树,用树或土墙将3条行车道分隔。当然,这些标准和要求,并不代表丝绸之路的全线标准,但是部分路段,例如回中道的部分路段,要求标准就很高。
参考文献
[1]《水经注·渭水注》
[2]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栎阳发掘队:《秦汉栎阳城遗址的勘探和挖掘》,载《考古学报》1985年第3期。转引自王子今《秦汉交通史稿》
[3]《汉书·贾山传》
[4]王子今《秦汉交通史稿》第55页
[5]苏联A·K·比鲁利亚·《交通运输学概论》转引自王子今《秦汉交通史稿》
[6]石光邦、马建熙、孙德润:《长陵建制及其有关问题——汉刘邦长陵勘察记存》,载《考古与文物》1984年第二期。转引自王子今《秦汉交通史稿》
[7]方豪《中西交通史》上册第121页
编 者 按:原文载于《丝路遗产》,如引用请据原文。
文稿审核:包·苏那嘎
排版编辑:武彬
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| 中国民族学学会昭君文化研究分会
版权所有: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| 蒙ICP备18002493号-1 |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472号 | 网站地图 | 网站建设 : 国风网络